南风古灶散文
是不是听名字就很有历史感?不错这里的确是一个市场化了的博物馆,陶的博物馆
其实我的老家也是陶的故乡,只是我们的陶太古老,古老到只能在史前文明的废墟中去发掘,然后被冠以彩陶之乡的美名。我们那里所谓的彩陶也不过是红泥罐子上粗犷得勾勒几笔,而佛山得陶却生动细腻,连人物得发丝都清清楚楚。不过我们得陶是它的祖先,我参观时觉得分外亲切
?下车后迎面是一排青砖小楼,很复古的样子,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伪造,没有历史的沧桑。小楼其实是一家家商铺,出售本地的或从外地进货来的陶瓷。有的店专门卖陶,有的店还有瓷器出售,但说实话,我不知道两者间有什么区别,和许多人一样我把它们统称为陶瓷
这里的商铺是最值得细细品味的`,还有几家是一些大师的专卖店。不记得大师们的名字,但是他们的代表作看了一次就深刻在心。一家是一个善做草虫的大师,以蚂蚁出名,他的新作是一头酣睡的牛,头上趴着几只蚂蚁,深动刻画除了老牛的憨态。还有一副陶制的菊花,颜色鲜艳花瓣娇嫩,真难想象它是用泥土烧出来的。另一家以刻画古人物出名,门前摆着若干巨大的陶人,有福禄寿三星,也有财神关公。每个人物都表情各异,即便相同的人物也绝对没有重复的表情,衣服的每个褶皱都那么流畅,把它们叫做商品简直是对艺术的亵渎。另一家以做水果蔬菜为主,刚进门就看见一个藤篮里放着若干核桃花生莲子什么的。随意用手一拿,居然也是陶制的。看它逼真得可爱,妈妈忍不住买下了它,我也偷偷从盘里拿了一个花生,想回去后混在花生堆里骗老公玩。估计他牙磕掉了才能发现花生是假的。还有一盘包子也逼真得很,但白白的一盘虽逼真却没什么美感,艺术这东西,光形似是不够的
每家店子门前都堆放着一些处理的小玩意,那些小东西一下子成了女儿的最爱,东跑西颠,一会儿拣个小狗,一会儿要个小人儿,陶做的哨子一下子买了两个。小小的包里塞得满满当当。佛山因为这个古灶而盛产上好的地砖,同样出名的就是女儿喜欢的公仔
?石湾公仔散布于石湾乃至整个佛山,那么南风古灶便是这些公仔们的摇篮。在石湾公园门前的人行道上,有一段透明玻璃的路面,它的下面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制陶运陶人的必经之路。踏着历史的沉淀物,我们去拜访它的遗迹
南风知我意散文
海水梦悠悠,君愁我亦愁。
南方知我意,吹梦到西洲。
在这个有些晦暗的清晨,微微细风吹拂着缠绵的粉梦,带着一丝丝哀愁,此刻,刚从网吧回到家的我,坐在窗前沉思,心间会忆起这样的诗词,这样朦胧的情怀,或许只是因为想念和回忆吧,是的,仅此而已。
轻柔的歌声在耳旁微微泛滥,荡起了心里细腻的情结,淡淡的哀愁,淡淡的。
翻开看你空间每天的记录,有时有些忧伤,有时,有些欢喜,在这个滚滚明媚忧伤的雨夏,我穿过瑾冀,踏过泥泞,带着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,看着图片上的你,有些。有些。可。你真的好吗?真的过得快乐吗?那些场景,那些段落。总觉得缺少点什么,是岁月的惆怅,是往事的喜悦,是时光的诉说,还是回忆的梦境呢。
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些短暂而美好的青春,那些零落的碎片,微风中,阳光下,树影里,草地上,五个背影,五个傻瓜,是的,我们就是傻瓜,一座小城,到处都是回忆的点滴,都出都是莫名的忧伤。
十几岁,那个时候,谁懂得认真。
现在的我们,告诉了我们许多真像。
我们渐渐懂得,感情的路,有多长,有多艰辛。
在这些年里,我改变了很多,有绝望,有挣扎。
很任性的觉得我的世界里只有忧伤,有时又充满着淡淡的幸福。
有时,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。
有时,在刹那的瞬间里,又觉得原本的结局竞是一无所有。
现在的我,依旧写字,不断的`写,在纸上,在电脑里,在心里。
一些藏了起来,一些丢失在时间的延迟里。
我没有了灵感,因为我没有了。
忘了很多的字,过去的,现在的。还有将要写的,通通都忘记了。就像那些觉得一辈子也不会好的伤口,可在时间的流逝里结疤。
可有写亏欠,有些伤害,却得不到自己的原谅,那些伤害的时隐时现呈现在脑海里,那些文字,哪一封封撕毁的信件,成为了我无法原谅,无法释怀的心结一直沉重的压着我,我知道,有些事,我们终将互相亏欠。
爱一个人就不会有恨,不管结局怎样,都不会去恨彼此,不恨梦归出,只恨太匆匆,始终欠你一句对不起。
我们无论什么关系,我只愿像现在这样,安静,不吵,不闹,在微风徐徐的夏日里,缠绵悱恻的晚风里可以静静的和你聊天,知道你好好的,就足够了。
我会依旧不停的为你写字,不管好与不好,不管有没有文笔,我只想静静的表达我的真情。
希望重逢时,你说起的,是甜蜜的幸福。
我们都在同一个城市里,可我思恋已黄昏。
愿南风带走我,满满的思恋,将我的梦也带去远方,带到未来的地方。
我想告诉你——我真的想你了。
南风知我意,吹梦到西洲散文
我学会了安稳学会了谎言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坚忍。辗转中的快乐在百转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,我站在风中把它们扫进心底最阴暗的角落。再也没有关系。那样明眸皓齿地对别人微笑,灵魂喷薄影子踯躅。只剩坚强无处不在。
——七堇年
玻璃杯里的冰碎已经开始融化,在12摄氏度的空气里氤氲出一缕水汽,缓缓升起。手机刚好看到那句发出的碎了的杯子再用会割伤嘴巴,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像一片时光海,漫长了整个曾经。
不得不承认人真的是一个奇怪的生物,原本时时刻刻困扰于心的东西也会在时间的稀释下变得模糊,以至于再次提及的时候,内心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与释然。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每个动人的瞬间都留下依恋的痕迹,不是每一个遇见的人都拥有淡然的情怀,也并不是每一份回忆都温情的不像话,而那些关乎未来的假象也似乎在时间长河的推搡下显得愚不可及。我们更愿意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事物,毕竟岁月多情又无情。
十里白雪淡如烟,孤独的.时候将自己抱得更紧一些,与其拥着过往的回忆入睡,不如还自己一颗澄澈的心自我取暖。午后的长街也比夜晚的灯景唯美一些,起码温暖一些。还有未来的海岸与迟暮,那些幻想的事物也在一点点被放大,渐渐地从某一刻的突发奇想中变得愈发清晰。也渐渐有了写备忘录的习惯,那些被记录下来的文字似乎也让自己前进道路上有了大致的方向。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。嗯,毕竟生活还是巧克力和牛奶可以混合出的一万种可能。
古语有云:世人皆曰尘世苦海,殊不知尘世不尘海亦不苦,彼自苦其心也。如果可以选择我大概会希望自己是旁观者的角色,万事都可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,还可以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。无需扮演任何角色,无需表达任何情绪,就只是简单的感受着,足矣。当然现实也不会尽如我所愿,但生活还是平平淡淡,阳光还是不骄不躁,微风吹拂的实际也是恰到好处的微妙,就好。
孤独是无人送伞四月的雨,也想在路途沼泽地遇见一个可以拉我出来的人,沙漠黄沙碧湖绿洲,从清晨到迟暮,一直都是同一个人。世界的喧嚣只是世界的附属品,而真正属于我们的大概就是自己那颗从不会改变的心。希望那颗心永远都是澄澈的,至少在它疼痛之后还是原有的干净。陈奕迅在孤独患者中唱道: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,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。似乎过得越久自己就越来看不懂情的含义,有时看着愈发老成的自己竟觉得陌生,也渐渐的意识到真正的绝望不是声嘶力竭的嚎啕大哭,而是面无表情与无动于衷。
街头凌乱的霓虹灯光,城市拥挤的水泥高墙,在初春中散发着别致的光辉。我们每天在做着弧线运动,试图去寻找那个中心。于我而言,我所一直庆幸的是,在无数个迷茫或惘然的时刻,我都从未放弃诸如对文字般热爱的东西。我时常会这样笑着对自己说喜欢做梦也未必会有城堡,毕竟幻想并不会为自己理想的小屋增添一砖一瓦。所以啊,还是要充满激情去拥抱这个世界。感情也许就像是一壶酒,有的人选择豪迈的举杯痛饮,有的人选择慢慢细品,有的人选择自斟自饮。它也许就是一个无解又或是多解之谜,没有所谓的正解。你选择了怎样的方向,它就会成长成你心中的样子。
也希望每一个想把生活活成诗的人,愿你有清晨的粥和深夜的酒,爱而不忘初心。
南风知我意的散文范文
一
追光,追一阵风,追一场山野趣事。
那里,是一处不与人说的温柔;那里黄鸟于飞,林深重重,遍处蔓生的葛藤像天幕一样,使山底绿芒闪烁,千鸣万蛩。而我们,拾蓼蓝,摘白茅,以手涂饰,以荑抚唇,像是逃离深阁的女子,青涩又炙热,对所见的一切新奇、美妙,如痴如醉。也会不识路边盈盈卷耳,轻视这小刺猬果子,一路放肆过去,结果就是,身子像被针扎着,拔了,又扎,不曾停歇。
不远处,还有积起的水洼,潮湿的泥前长满车前子,刘寄奴,水面有半池小萍,几朵水芙蓉,风一吹,水波微皱,叶子在光下徐徐而摇,这一分流水,一分尘土,一分雏绿,真有苏老先生之味,也合了“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”之态。
如今念着,既是对少年光景诸多留念,也是对现学的植物,感到亲切,温暖。
因为,生命的绿一直在我们身边,只是少不更事,所以隔蓬愈远。
二
五月,一蒲绿荫,一剪落红。
院里楼下,有一池子荷儿,虽是羞红的眉弯,却也有木郁的叶香了。池前有刚修缮的亭子,柳枝折过,一半沉入水角,另一半沾上化开的绿萍,只要风一捎,便疏影横斜。
从亭子望去,楼的外檐爬满了红蔷薇,一卷压着一卷,它的岫青藤子,像吸盘似的,一些紧紧依附,一些则是忙不迭地向上蔓延,恨不得一口吞下整个背阴的檐面。想到这,不禁发现视野里,尽是肥绿瘦红,连着檐上,亭边,池中,一片峥嵘之态。
五月,真像是一场“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”的似梦若幻,而你我惨绿少年,于此间,舞步翩翩。
三
江南小镇子,像手绣的尺绢,粗中有致而不饰重彩,最多偶尔于其上缀几缕绿绦,点两朵红芍。
镇里五月新雨,濛濛细态,那声,倒像是玉石玲珑,又脆又碎,了却尘缘再融入一株草木,一帖花心,一叠房檐。镇里清宁,尤其沐雨时,倒像是隐于禅林,只闻花鸟,一路的肥绿;便是遇着行人,也好似雨巷一般的人儿,娉婷,美妙。
我喜欢带一把伞,在深幽的巷子里绕圈,让不同味的香自袭鼻底,因这被洗过的花尘,是最上等,最教人魂牵梦萦的。而这时的自己,好像是掉进了一瓮青瓷,包括雨里被压的春色,石板的.绿褶子,泥苔,花影都静止不动,任凭这雨,放肆销魂着。
所以就迷,迷这一隅深深里,闻多种情态,不关风月,得心思平静。真真是暗合“风定花犹落,鸟鸣山更幽”之味,愈为,愈简。
四
遇着一个好晴日,光隐于风中,如柳棉拂过,温柔极了。
闲散在山间,鸟雀斗春,花粉袭人,似不知光阴晨晓,竞相放肆吐露着。木阶上,尽是些不禁风雨的果蕊,弱枝,踩在上面,倒像是琤琮一般的音色,清丽,婆娑;那质感,也如青玉簟子,光滑,柔嫩。风里有股暗香,像是槐花,浓却不腻,勾着味觉,一直到下山去。心儿正好,薄情到浓,意气风发。归途乘车,见着一位女儿家,齐身浅黛,那眼眉里,像一株兰,点了三两嫣红,冰里带着万般情态。
我呢,犹似那风,在一片极薄的叶子上歇息,有点楚楚动人,却也战战兢兢,想着迈一步子,又始终不得其力,终至蹉跎。想一想,面浅真是一大祸害,一生里好难得遇见那么些令你不知所措的人,错过,真是茫茫人海了。这养了一天的情意,竟是不战而败,而心倒是兴致勃勃,就因那“相思只在:丁香枝上,豆蔻梢头”。
五
此刻,袭一身短衣,在昏黄的夜灯下,惬意流连。始终是会给自己一些时间,不为琐事纷扰,让心这般,随意飘摇。
想起那句“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,”觉着一生,就更应给灵魂足够的空间歇息,让自己活得“润”,而不是“闷”。想着想着,发现这句诗和李煜的“砌下落梅如雪乱,拂了一身还满”好像是阴阳两面,一个讲究自然,一个则是故意;一个修心,返璞归真,一个困于烟火,绯红酒绿。但少有人是自然,更多是故意。因为这人生,真正一往如是者只能是凤毛麟角,而过江之鲫才是主流。
太多人活得稀里糊涂,即便有乐,也是结下的因果,有目的性罢了。
六
喜欢。喜欢一种简单,无意识的心思。
喜欢蓝色,喜欢翠绿,喜欢含羞的荷,欲露的海棠;喜欢那落花拂向柳梢,流水衔住春光。
这个四月天,有许多时候,独自信步黄昏下,醺黄的青石路子,风里都含几丝馀香,浅淡,刚好吸着不腻,又教人心思轻盈,想着时光,想着天边的云去往何方。毕竟长大后,很多都违背了初心,以为练达、圆滑了,就可以看清从前的天真,年少的幼稚,可终究还是执念以往那颗懵懂,不思的性子。
其实与世界交手这些年,早就习惯了颤颤巍巍,哪里还能够宠辱不惊,光彩依旧啊。
七
东窗外,有一弦月挂着,朱玉色,清冷极了。这像我含着的一团凄凉,孤独中,不近情深。深了,怕一颗心不知倦色,从此天涯路远,所以就刻意,刻意里带着无限回首。
我一直觉着人生是个怪圈子,我们都在里面。里面是一些不变的程序,是一种机械味,是一团呛人的油漆,你朝来晚去,都在其中敲打,蹭擦。即便白云苍狗,某些前约、灵犀,使你到了另一条程序,素昧平生而一见钟情,可在慢慢中,又还是有相应的模板,公式去对付你。
好像从来不知什么时候是开始,什么时候是结束。也不知昨日花谢因,也不懂明后相思果,就混着,一辈子,忽然而已。
我也不知道生命的终极在哪里,是我此刻的“吟么吟”,暗自低眉;抑或是“教人花貌,虚老风光”?但这些,都不及梦里“偎红倚翠”,浅斟低唱。